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全国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召开全国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视频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系统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加快推进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确保今年取得突破性进展。刚才,贵州省教育厅霍健康同志、广东省教育厅罗伟其同志和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王定华同志分别介绍了各自的做法和经验,听了很受鼓舞、很受启发。借此机会,我代表教育部,向关心支持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有关部门和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奋战在教育信息化领域的各位专家和同志们致以诚挚的问候!

  信息技术是当今世界创新速度最快、通用性最广、渗透力最强的高技术之一,信息化已经成为很多国家的战略选择和国力竞争的前沿。党的十八大把信息化作为“新四化”同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确立了信息化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中的战略地位。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基础和先导工程,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支撑和保障。中央反复强调,要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推动教育事业跨越式发展。可以说,没有教育信息化,就不可能实现十八大提出的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教育信息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包含了很多方面的工作,教育管理信息化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去年9月,国务院召开了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刘延东同志出席会议作重要讲话,提出明确要求。之所以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三部委又专门就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进一步进行部署,就是因为这项工作实在太重要了,也太急迫了!目前教育改革发展中的一些瓶颈问题、社会关注的一些教育热点难点问题,都迫切需要我们通过教育管理信息化加以解决。加快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好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全面准确地掌握全国学生、教师和学校办学条件的动态数据,对于提高教育服务水平、支撑教育科学决策、加强教育管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此,刘延东同志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她强调,要“将教育管理信息化作为教育信息化的突出重点,抓紧落实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基础信息数据库,以提高教育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她要求,“力争在2013年实现全部教育机构、学生和教师数据入库”。

  经过多年的建设,我国教育管理信息化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阳光高考、学生就业服务、学历认证和校舍安全工程等重大改革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不少地方和学校探索形成了有效的工作机制,积累了很好的工作经验。但是也要清醒地看到,一些部门和地方对加快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还不到位,工作机制不完善,工作责任不明晰,工作队伍力量薄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特别是多年来形成的信息系统分散建设、信息孤岛普遍存在的现实,更增加了推动工作的难度。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着力解决。

  当前,教育管理信息化的主要任务是建设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即建设覆盖全国各级各类教育的学生、教师和办学条件基础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和决策服务系统。最近,教育部、财政部、人社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的通知》,教育部已发布“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总体方案”。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都要认真按照三部门印发的通知要求,突出工作重点,狠抓工作落实。

  一要着力建好基础设施。这是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的重要前提,就像一个交通系统,必须修好道路、造好汽车。要以国家、省两级数据中心建设为重点,逐步构建全国联网的教育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体系。教育部将在前面两期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国家级数据中心建设,今年11月30日前完成部内重要信息系统和基础数据的集成工作。各省(区、市)要按照教育部发布的《省级数据中心建设指南》的要求,今年年底前完成数据中心硬件环境、网络环境、公共软件平台、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技术保障与运行维护体系的建设,初步建成统一的省级数据中心,实现本地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信息系统和数据的集中、集成、统一运行维护,通过中国教育科研网与国家级数据中心实现互联互通。各地市、县和学校要配备必要的信息终端设备,通过互联网与省级数据中心实现连接。

  二要切实保障数据准确。这是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的重要基础,就像交通系统有了路、有了车,车上还必须拉着实实在在的货。要在全国实行学生和教师“一人一号”、学校“一校一码”,建立学生、教师、学校办学条件三大基础数据库,为每一名学生、教师和每一所学校建立全国唯一电子档案,确保数据准确,有据可查。要在今年年底前完成全国学前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完成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完成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和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入库。要通过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基础数据的动态更新,并纳入日常管理流程,保证每一级教育部门和每一所学校都能通过信息化管理,确保数据的时效性和完整性。要建立数据质量安全责任追究制度,做到数据“谁录入谁负责,谁审核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保障数据的质量和安全。

  三要不断强化应用服务。这是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的主要目的,就像路上跑的车拉的货,是要拉来用的,而不是光在路上跑的。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充分发挥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的重要作用,推动系统在国家、省、地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五级的应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教育经费预算安排,要以平台中的学生、教师、办学条件等基础数据为依据;对学生资助计划、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学生异地转学流动、义务教育“控辍保学”等中央高度重视、社会高度关注的重点工作和问题,要利用平台中的基础数据和信息系统进行动态监管;各项教育改革措施的出台,对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的研究,要发挥平台数据综合、完整、准确的优势,进行深入的科学分析和风险预测。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利用平台推进教育政务公开,开展教育信息查询,实现学生异地转学等事项的网上办理。

  四要全面落实保障措施。这是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的条件保证。要理顺工作机制。各省市和地方要建立教育、财政、人社等部门共同协调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的机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一把手要亲自负责,做好业务部门与技术部门的配合协调,按照任务完成时间倒推工作进度,明确分工,加强督查,责任到人。要加强队伍建设。各地要建好两支队伍,即以业务部门为主体的信息系统应用队伍和依托各级教育信息技术部门的技术服务队伍,保证每一级教育部门都有专人负责系统的管理、操作、技术支持服务和数据的采集与更新;每一所学校要有专人负责系统应用。认真做好培训工作,不断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和技术保障能力。要保障经费投入。财政部已安排专项经费,重点鼓励支持中西部地区省级教育数据中心建设。各级财政部门要在今明两年的重点建设期加大经费投入,确保省级数据中心建设、学生学籍和教师管理等业务系统的部署实施。同时要建立长效的经费保障机制,把系统建设、系统应用、人员培训、信息系统升级、信息安全建设、日常运行维护与服务等支出纳入年度预算。

  最后,我想特别强调一下正在部署实施的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这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学生管理信息系统,也是中央领导同志和社会都高度关注的一项工作。系统主要对学生学籍、转学、升学等业务进行信息化管理,通过全国联网实现对全国中小学学生动态服务管理。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将统一采用教育部开发的系统,年内全部建成。各省(区、市)要在今年8月底前完成系统部署工作,在9月底前完成全部学生数据的采集与入库。现在使用自建系统的省市要在今年年底前全面纳入教育部系统开展学生学籍管理工作。各地市、县和学校要积极开展系统应用,将系统纳入日常学籍管理工作,通过系统完成学生升学、转学等工作,实现学生学籍的信息化管理。

  同志们,加快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意义重大、使命光荣、任务艰巨。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以强烈的时代紧迫感和历史使命感,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攻坚克难,狠抓落实,推动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建设教育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本期目录